后勤:023-67956335
電話:400-685-5868
手機:15902388495
地址:重慶市江北區建新西路1號中冶大廈19樓1902號
郵編:400015
Email:wanchenglawyer@163.com
3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近期全國法院破產審判的10個典型案例。破產重整保住安溪鐵觀音著名商號。
《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布的案例,包括福建安溪鐵觀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破產重整案、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桂林廣維文華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等,涉及傳統農業、工業、第三產業,因具有促進職工就業、職工權益保護、轉型升級、執行轉破產、關聯企業破產重整等典型意義而受到社會關注。
執行轉破產消化執行積案
【基本案情】松暉實業(深圳)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工程塑料、塑膠模具等生產、批發業務。2015年5月,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問題被迫停業,引發的1384宗案件經訴訟或仲裁后相繼進入強制執行程序。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查明,松暉公司除銀行存款3483.13元和機器設備拍賣款162萬元外,無其他可供執行財產,459名員工債權因查封順序在后,拍賣款受償無望,執行程序陷入僵局。2017年2月23日,寶安法院征得申請執行人同意后,將涉松暉公司執行案移送破產審查。2017年4月5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此案,松暉公司所涉債權債務關系統一納入破產清算程序處理。
【審理情況】經管理人對松暉公司的資產、負債及經營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審核發現,松暉公司負債規模高達1205.93萬元,嚴重資不抵債。2017年6月28日,深圳中院依法宣告松暉公司破產。按照破產財產分配方案,可供分配的破產財產優先支付破產費用后,剩余的93萬余元全部用于清償職工債權1100余萬元。2017年12月29日,深圳中院依法裁定終結松暉公司破產清算程序。
【典型意義】本案是通過執行不能案件移送破產審查,從而有效化解執行積案,公平保護相關利益方合法權益,精準解決執行難的典型案例。該案中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激烈,尤其是涉及的459名員工權益,在執行程序中很難平衡。法院通過充分發揮執行轉破產工作機制,有效利用破產程序打通執行難的“最后一公里”,直接消化執行積案1384宗,及時讓459名員工的勞動力資源重新回歸市場,讓閑置機器設備重新投入使用,職工債權依法得到優先受償。通過積極疏導和化解勞資矛盾,避免職工集體鬧訪、信訪情況的發生,充分彰顯破產制度價值和破產審判的社會責任。執行和破產兩種制度的價值得到最充分、最有效地發揮。
保就業分流安置職工14552人
【基本案情】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煤化工集團)系省屬大型集團企業,下轄近百家企事業單位,也是上市公司云南云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維股份)的控股股東。2012年至2015年,煤化工集團經營性虧損合計超過100億元,涉及經營性債權人1000余家,整個集團公司債務約650億元,云維股份則面臨終止上市的緊迫情形。如債權人維權行為集中爆發,煤化工集團進入破產清算,集團旗下4.3萬名職工中大多數將被迫離開工作崗位,72億元債券面臨違約,數百億元金融債權將損失慘重。
【審理情況】2016年,債權人先后分別申請煤化工集團及其下屬云維集團、云維股份、云南大為、曲靖大為4家企業重整。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決定分別受理上述系列案件,指定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集中管轄。昆明中院裁定受理上述5家企業破產案件,統一協調、系統處理,提升處理效率,減少破產費用。
由于煤化工集團5家公司之間存在4級股權關系,債權結構復雜,償債資源分布不均勻,呈現出自下而上、債務總額越來越大、償債資源越來越少的情況。該系列重整案確定了自下而上的重整順序,由子公司先完成重整,保證下層公司通過償還上層公司內部借款,向上輸送償債資源,解決債務和償債資源不匹配問題。該系列重整案前后歷時10個月,5家公司重整方案均獲得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重整計劃付諸實際執行,系列重整案件基本圓滿終結。
【典型意義】本案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去產能、調結構”背景下,人民法院切實發揮破產審判功能,積極化解產能過剩,保障地方就業穩定,最終實現困境企業涅槃重生的典型案例。通過重整程序,集團旗下關閉煤礦18家,清理過剩煤炭產能每年357萬噸,分流安置職工14552人,化解債務危機的同時為企業后續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得到債權人、債務人、股東、職工的高度肯定和支持。
促產業項目及企業轉型升級
【基本案情】福建省安溪茶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溪茶廠)成立于1952年,系福建安溪鐵觀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觀音集團)全資子公司。鐵觀音集團成立后,投入大量資金啟動上市計劃,于2012年6月進行IPO預披露。由于國家政策及市場變動等因素,2013年,鐵觀音集團終止上市計劃。之后,受不利因素影響,尤其是擔保鏈斷裂等因素,鐵觀音集團和安溪茶廠陷入資金和經營困境。2016年1月,債權人分別申請鐵觀音集團和安溪茶廠重整,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安溪縣人民法院分別受理兩起案件。安溪法院以疑難復雜為由,將案件移送泉州中院審理。
【審理情況】泉州中院受理后,共裁定確認鐵觀音集團債權41家合計約4.78億元、安溪茶廠債權137家合計約3.32億元(其中茶農債權人83名,債權金額合計約776萬元)。管理人采用公開遴選方式,引入投資人向鐵觀音集團增資2.2億元;鐵觀音集團普通債權清償率比清算條件下的清償率提高3倍;安溪茶廠普通債權清償率16%,其中10萬元以下部分清償率40%,兩案重整計劃草案均獲得高票通過。2016月11月3日,泉州中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終止重整程序。2017年8月31日,重組方投資全部到位。同年10月底,泉州中院裁定確認兩案的重整計劃執行完畢。
【典型意義】本案是通過破產重整制度促進傳統農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安溪茶廠、鐵觀音集團等企業共同形成茶葉種植、生產、研發、銷售的產、供、銷一體化涉農集團。重整成功使安溪鐵觀音集團這一著名商號得以保留,帶動茶農、茶配套生產商、茶葉營銷加盟商相關產業發展。投資方“互聯網+”思維模式、合伙制商業模式、“制茶大師工作室”等創新模式的引入,對傳統農業企業從營銷模式、產品定位、科研創新等方面進行升級轉型,同時化解了金融債權約5.8億元,有效防控了金融風險。
10個典型案例中,涉及第三產業企業的桂林廣維文華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維公司)破產重整案,也值得關注。
廣維公司經營國際知名大型實景《印象·劉三姐》劇目,對廣西旅游業、地方經濟影響較大,且公司所有資產被國內、區內數十家法院查封、涉及職工人數眾多且成分復雜。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將本案作為全區有重大影響案件裁定立案受理,確保《印象·劉三姐》劇目演出不受破產重整影響,各項收入不減反增。該案系全國首個直接由高級法院受理的破產重整案件,歷經3個月21天順利終結,進入重整計劃執行階段。廣維公司擺脫債務困境重煥活力,確保800多名演職人員就業機會,解決了關聯公司548名職工安置問題,相關產業通過《印象·劉三姐》項目實現升級改造,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編輯:張昊 來源:法制網
部分內容轉載自互聯網,因客觀原因無法采集到相關作者信息,如果無意中侵犯了作者著作權!請來信來電刪除!